評「台灣話Taiwan Hwa」台語指示代詞漢字

台灣話Taiwan Hwa是一個YouTube演算法最近推薦給我的頻道,它精美的視覺呈現和製作人「大衛羊」專業的配音立刻就吸引我的眼球,以至於我目前覺得它不只是形式上做得最用心的線上台語影音頻道,就內容而言也稱得上是最有料的。然而,唯一最大的障礙就是它教的台語漢字往往與「教育部臺灣閩南語推薦用字」相悖,而且他選擇的漢字不是口說無憑,而是每每引經據典,說得頭頭是道,讓人心服口服。

接觸過台語文的人就知道,台語有些詞是漢源詞(Sino-Xenic),可以從古典到近代的廣大漢字文獻裡找到讀音和漢字,但也有些詞是台語固有詞或詞源已不可考,,因此如果堅持全部以漢字書寫,就必須透過借音(取其音而不取義)或訓讀(取其義而不取音)甚至造字的方式來為每個詞的音、義建立對應的漢字。我對於台語那些「無本字」的詞,採用的是張裕宏《TJ台語白話小詞典》的做法——就是漢羅混用。

漢羅混用基本上兼有漢字和羅馬字的許多優點,漢字的優點包括容易:

  • 長期受華語教育的台灣人容易識讀
  • 保留漢源詞的淵源
  • 包容方音差

羅馬字的優點包括:

  • 利於正確發音,因為其本身就記載著語言
  • 迴避漢字方案之爭,雖有教育部推薦用字,但仍有選字理據不周全的問題,民間亦仍有堅持在來用字者。
  • 也避免生僻、不利於排版與記憶的台閩字,例如惡名昭彰的𠢕 (gâu)和𪜶(in)都是常用到爆的字,但在很多手機裡都會變成豆腐

基本上這些論點一定可以引起很多圈內人的論戰,把正反方的論點都列舉出來,足以再寫出一篇文章了。

總之,本文是要探討並回應【台語安怎寫】第2集:台語基本代詞這部影片介紹的一些台語指示代詞,及衍生的程度副詞。下表是大衛羊用字和教育部推薦用字的對照表

羅馬字大衛羊漢字教育部推薦漢字華語釋義英語釋義
chit這(個)this
hit那(個)that
chethis, these
hethat, those
chia這裡here
hia那裡there
chiah者(音chiá)這麼such, so
hiah那麼such, so
chiah-nī咨爾遮爾這麼such, so
hiah-nī赫爾遐爾那麼such, so

在《TJ小詞典》裏面,儘管我沒有受過正規的小學(音韻、文字、訓詁)訓練,我還是盡可能用網路資源查大衛羊每個漢字的形、音、義並作出分析。

我最終的目的不是要證明哪一種漢字方案比較合理,而是試圖顯示漢字之爭恐怕只是象牙塔內的鷸蚌相爭,如果台語文要自陷於「漢」字的窠臼,那終將遏止不了「華」語霸權和「中」國的入侵。

管見以為,原po在影片中列舉的chit、hit、che、he、chia、hia、chiah、hiah(採用POJ,下同)等詞的漢字其實和教育部一樣,都不是本字,而是訓讀字或假借字。

奚(he)

「奚」中古音,胡雞切(廣韻),台廈語音為hê(甘字典)。

「奚」字从手持索以拘罪人(羅振玉 增訂殷虛書契考釋),原本的意思是奴隸,後假借為疑問詞,義略同「何」,原po也有提及這點。「奚」字當成台語遠稱指示代詞he,聲韻相符,唯調不符。要請問原po,怎麼到了台語「奚」就要當作指示代詞,而無疑問之意涵?如果視為假借字,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遐(hia)

「遐」中古音,胡加切(廣韻),台廈語音為hâ(甘字典)。

「遐」字从辵叚聲(說文)。意思就是「遠」,是形容詞。「遐」訓用成台語中表空間的遠稱指示代詞hia,聲母相符,韻、調不符,且意思有合理轉化(遠→遠處→那裡),所以可視為借音兼訓用。

茲(chia)

「茲」中古音,子之切(廣韻),台廈語音為chu(甘字典)。

「茲」字从艸,兹省聲(說文)。甲金文作「𢆶」,象兩束絲。本義是「艸木多益」,假借為近稱指示詞。先秦兩漢發展出的意義可涵蓋現代華語的這個、現在、這裡、這些,也就是台語的chit(-ê)、chit-má、chia、chia-ê,但所有釋義均逐漸被其他字取代。現代華語只在成語裡保留「茲」字,或作公文書的「起首語」,如原po舉例的「茲收到」。若用「茲」字來寫台語中表空間的近稱指示代詞chia,聲母相符,韻、調不符,且意思有合理窄化(一般近稱→空間近稱),所以可視為借音兼訓用。

彼(hit)

「彼」中古音甫委切(廣韻),台廈語音為pí(甘字典)。

「彼」,往有所加也。从彳皮聲(說文)。意思是要前往更遙遠的遠方。從先秦兩漢就泛用為遠稱指示詞。意義可涵蓋現代華語的那個、那裡、那些,也就是台語的hit(-ê)、hia、hia-ê。若用「彼」字來寫台語中表空間的近稱指示代詞hit,聲、韻、調皆不符,但勉強相合,且意思有合理窄化(一般遠稱→空間遠稱),所以可視為假借字或訓讀字。

此(chit)

「此」中古音,雌氏切(廣韻),台廈語音為chhú(甘字典)。

「此」字从止匕(說文),意思腳趾並列踩著,可合理引申出「這裡」的意味。「此」和「茲」一樣都是先秦近稱指示詞專用,現代華語在書面語也還很常用到「此」。

若用「此」字來寫台語中近稱指示限定詞chit,聲、韻、調皆不符,但勉強相合,且意思窄化(一般近稱→空間近稱),所以可視為借音兼訓用。

者(chiá)

「者」中古音,章也切(廣韻),台廈語音為chiá(甘字典)。

「者」字从𪞶𣥐聲(說文),別事䛐也(說文),就是判斷事物的詞。

必須澄清的是,原po所引用的「凡俗語云者箇、者般、者回皆取別事之意。不知何時以迎這之這代之。」這段話應是出自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在「者」字的注,不是漢代許慎原文。

「者」字確實是先秦時漢語的代詞,不過它不會獨立當成指示代詞,而是「用於動詞、形容詞等詞語之後,指人或事物」,它文法地位似乎相當於英文的關係代名詞that, who, which,例如「好德如好色者」(論語・子罕)可譯為「one who loves virtue as he loves beauty」。「知我者謂我心憂」(詩經・黍離)可譯為「those who knew me

said I felt sorrow」。

「者」似乎要到唐、宋後才開始偶爾假借為近稱指示限定詞,可能是「茲」、「此」、「只」之類的代詞演變而來。這個新義項在使用時要搭配量詞和名詞,略同華語的「這」、台語的chit,可能是較為細膩的分工。例如晏幾道〈少年游.離多最是〉詞:「細想從來,斷腸多處,不與者番同。」

用「者」字來寫chiah(或讀做原po寫的chiá,意同chiah-nī,為程度副詞),可視為借音兼訓用。

這(che)

「這」字的無頭公案,可以說是上述「者」字出現「近稱指示詞」新義項的繼承者之一,最後在「中華民國國語」推行普及之下,讓「這」字獨尊成為標準用字。

「這」字在今天完全是訓讀字,它的原音、原義都丟失。「這」字最早出現於南朝 梁的《玉篇》:「這,迎也」。宋《廣韻》去聲線韻「魚變切」亦下有「這,迎也。」所以「這」字在宋朝之前至少有一固有發音應該同「彥」,可反切出台語音gān,意思是迎接。

但南宋 毛晃《增修互注禮部韻略》:「凡稱此箇爲者箇,俗多攺用這。」明《洪武正韻牋》作之夜切,去聲,譯訓音tʃiɛ˨˦。代表宋代已經出現訓用,一直隨著明、清白話小說發展,到現代慢慢普及,不過整體而言在白話小說裡「此」、「彼」還是多於「這」、「那」,普遍的使用還是要到民國以後。

無論如何,東漢時的《說文解字》沒有收「這」字,所以不能推論許慎發現「這」字被誤用。

宋代以來的文獻中「這」、「者」之歧異,應該只是沒有統一標準用字的問題。原po所引用的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者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者」、「這」二字不同版本下都有使用,不僅限於民國以後的版本,例如:光緒年間《四印齋重刊潄玉詞》是用「這」字。

以「這」字訓用成台語中近稱指示代詞che,與華語的語音、意思還算相合,可以視為自華語借用的共用漢字。

對於限定指示詞chit、hit和指示代詞che、he,教育部採用一組漢字「這」和「彼」來代表。根據教典的說明,「在精簡原則下,雖然有一字多義而分用的現象,但是還形成了符號系統。」一般來說,限定指示詞後面要接量詞,或再加名詞形成名詞片語,例如「chit項」、「hit條路」,指示代詞che、he則不用,例如「che是啥」、「我m̄ ba̍t he」,就好比英文this、that可以當指示形容詞(如that hat)也可以當指示代詞(I hate this),不至於混淆。當然,像原po寫成「這」、「此」和「奚」、「彼」這兩組也不是不可以。

教典用法:遮(chia)

「遮」中古音,正奢切(廣韻),台廈語音為chia(甘字典)。

「遮」字原本的意思是阻擋。儘管較罕見,它也曾被漢語借用為指示代詞。例如:陸游〈點絳脣.采藥歸來〉:「江湖上,遮回疎放,作箇閒人樣。」

「遮」字發音與近稱指示詞chia相同,所以教育部臺灣閩南語推薦用字以「遮」作為chia之訓用漢字,不無道理。

排斥「遮」字作為台語的指示代詞,恐怕也是受華語影響,忘記「遮」曾經也是指示代詞。

總而言之,關於「這」、「者」、「遮」都屬於唐、宋之後漢語言的近稱指示代詞,但是這三字固有的含義都不包含近稱指示代詞。

咨爾(chiah-nī)、赫爾(hiah-nī)

「咨」中古音,即夷切(廣韻),台廈語音為chu(甘字典)。

謀事曰咨。从口次聲。(說文)另一意思為感嘆聲。如「嗟、咨,𨲠也。」(爾雅・釋詁)「堯曰:『咨!爾舜!』」(論語・堯曰)「帝曰:『咨,禹!』」(尚書·大禹謨),大概可以類比成華語的「啊」、「噢」或英語的oh, alas之類的嘆詞。

「赫」中古音,呼格切(廣韻),台廈語音為hek(甘字典)。近代音虛訝切,去聲(洪武正韻牋),譯訓音hia˨˦。

原po想用「咨」當作chiah-nī的chiah,用「赫」當作hiah-nī的hiah,但語音的部分只有勉強到位。

就字義來看,原po想要用「咨」訓用chiah-nī的chiah,並舉例中華民國國歌裡的「咨爾多士」應該解讀成「這麼多的愛國志士」,於是「咨爾」即台語chiah-nī。

但是「咨爾多士」裡的「咨」如果是感嘆詞,就應該翻譯成常見的版本「啊!各位愛國志士們」。

況且chiah-nī、hiah-nī其實都不屬於傳統詞類分類下的感嘆詞(interjection),應該是程度副詞,後接形容詞以修飾程度之大,類似華語的這麼、那麼,英語的such,日語こんな、そんな。

chiah-nī、hiah-nī 也許可說是在語氣上具有感嘆成分,但絕對跟總是單獨出現的感嘆詞不同。

總結

既然都不是本字,就沒有對或錯的問題,只有合不合適的問題,除了考慮該漢字原音、義是否貼近,也要考慮是否為大眾常用字。像是原po講究「彼」和「此」的對稱性,很有說服力。另外,《教典》表示,「遐」、「遮」有相同的部首「辵」(甲骨文从行从止,有「行走」之義)來表示「距離」之義,顯示出類屬相同,也是很不錯的觀點。

對台語文來說,最重要的事不是每一字都找出正確漢字,各家爭論至死方休,而是推廣給越多人知道,至少讓母語使用者易讀易寫。對於找不到「本字」的那些台語詞,我傾向採用漢羅混用。

資源

補充

指示詞疑問詞民貫漢字教育部推薦漢字華語英語
chit,
hit
which
chit ê,
hit ê
chi̍t ê佗一个哪一個which one
chia,
hia
-ūi*
toh
佗位
哪裡where

*各地腔調不同

評「台灣話Taiwan Hwa」台語指示代詞漢字 有 “ 10 則迴響 ”

  1. 我覺得有各方討論才有意義,但我覺得這位影片創作者傾向一言堂,世界上只有他一個人是對的。而且雖然他常說別人是錯的,但其實對於自己的說法常常是天外飛來一筆。突然提出某個詞,唸一段文言文,然後就接著說,本字就是這樣。

    我沒有受過相關方法學訓練,但是我不認為這種推論會比他批評的對象高明多少。

    (題外話:這就是為什麼我因為興趣走入人文學科,也因為這種極為主觀,根本就是各說各話的討論讓我覺得心累而選擇離開。小小發個牢騷,抱歉)

    可參考ptt、中國網站知乎、FB上對他的評價:
    https://pttcareers.com/TW-language/1WHyWJWN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3521835221256578&set=g.903556759765247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3521835221256578&set=g.903556759765247

    Liked by 1 person

  2. 我認為留言你這樣直接說人家錯不也是一言堂嗎?至於ptt反他的主力就那兩個人,一個數字09一個英文M,真的要說一言堂的話,看起來就是一言堂A對抗一言堂B。不都是一言堂嗎?

    1. 1. 先說明我對「一言堂」的定義
      我認為一言堂的意思是,對於其他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想法時,沒有想要進一步討論。而用其他方法,比如封鎖或轉移話題的方式來回避。

      2. 關於我說他是錯的
      我沒有任何台語本字的相關訓練,所以我真的沒有辦法判斷他的正確性。如果真的有所謂錯誤的話,那我認為他的錯誤之處在於對於與自己不同的想法,沒有想要用理性的態度來討論,而是用封鎖之類的方式回應,如此一來,他的頻道底下的留言當然都是一面倒都是支持他的言論。

      至於對於他的方法學的評論,我只是提出自己對於研究方法而已,也許對於文字訓詁這門學科,這樣的論述就已經很充足也說不一定。我的看法只是基於自己來自學過其他學科研究方法的經驗,而感到論述不適當的地方而已,但是不同學科原本看法就不一樣,所以也許我是錯的也說不定。

      我之所以貼上這些反對他的連結,只是想要提醒另外一種可能性。至於反對他的說法正不正確,我沒有能力背書,只是貼出來,讓大家知道他的說法可能並非完美無缺。

      3. 關於一言堂
      對啊,你說的沒錯。我認為可以說整個人文學科就是一個又一個的一言堂。我很疑惑,會不會到最後這些學科處理的都是各位教授自己個人的喜好問題而已。其實看我留言末段的題外話,就可以知道我的想法。

      但我不同意你說我的留言是一言堂,因為對於你提出不同的想法,我認為有討論的必要,而且也願意進一步釐清我的想法。

      Liked by 1 person

  3. 我非常討厭這個人,之前只是去詢問問題內容有跟他說的不太一樣他馬上發脾氣在社群嗆人,我一開始還是以請教的方式做開頭咧,一見他是這種人品我立馬退掉他的頻道。以他的人品就算講內容講得正確也只會把他說的當作糞土。

  4. 我之前請教他一個問題,他一看到我要問的問題跟他的說法不同,他就馬上發脾氣罵人。我是客客氣氣地請教理念不同的問題而已喔,他就這樣,你覺得以他的人品還有甚麼好推的呢?

  5. 人家大衛羊只負責提出自己對於台語詞彙用字的見解,至於你們接不接受認不認同就看你們自己了,你們覺得不合理你們也可以自已做影片提出見解反駁人家,也沒必要去人家小站挑毛病騷擾還留言出征罵人。至於提出台語採用漢羅混用,香港粵語可以全部用漢字書寫出來,為何台語就非得說不行,還不是你們懶,不願意花時間把字找出來

發表留言